小工具不安全 部分iGoogle用戶首頁遭轉址
ZDNet記者馬培治/台北報導
2008/02/18 19:53
搜尋龍頭Google提供的個人首頁服務iGoogle傳出安全漏洞,使用者反應,訂閱特定小工具(gadget)後,整個iGoogle首頁都會被轉址到另一個網站。
部份本地與海外網友自前(2/16)日起陸續發現無法正常使用Google推出的個人化首頁服務iGoogle,根據美國CNET論壇、Google論壇上的使用者反應,某些使用者在登入iGoogle首頁後,一開始會正常顯示,但卻會在幾秒內被轉址至另一網站,使用者並一度懷疑iGoogle首頁遭駭客綁架,不過根據其他網友追查,發現問題出在一疑似遭惡意程式感染的小工具,僅有訂閱該小工具的使用者,會遭轉址。
Google迄今未公佈解決之道,但網友則已自力更生,在上述論壇中互相交流解決方式。網友們在論壇上表示,造成轉址的禍首是疑似感染惡意程式的小工具「This Day in History」,使用者若有在個人iGoogle首頁中訂閱「This Day in History」,即會發生轉址現象。
對於iGoogle的安全疑慮,Google透過公關公司表示,由於相關發言主管都正在開會或出差,至截稿前尚無法取得Google的官方回應。
不論回應如何,Google已在使用條款中排除責任。根據Google公佈的使用條款,Google雖禁止用戶上傳違法內容與惡意程式,但若有用戶因此導致權益受損,Google不會負任何責任。
值得注意的是,疑似是禍首的iGoogle小工具,其開發工作是開放由使用者或服務提供者主動進行,再讓網友自行搜尋、挑選,資安專家便批評,若Google未能對小工具內容或其連結的內容網站做好安全把關,則iGoogle的平台特性,反而可能會成為惡意程式或網站的擴散中心。
McAfee技術經理沈志明便表示,過去的首頁綁架多半是透過病毒感染,再更改使用者電腦的IE瀏覽器設定達成,但此次卻可能是小工具本身,或其所連結的網頁有安全問題或遭感染,才導致iGoogle被轉址,在Google擁有超過兩萬個小工具,且持續增加中的情況下,「要一一去確認安全性老實說並不容易,」他說。
趨勢科技技術顧問戴燊則警告,此種手法很可能會與網頁惡意程式結合,造成更大危害。根據目前的使用者回報,並未在iGoogle轉址後的網頁上發現攻擊行為或病毒,但戴燊認為,在駭客確定可透過小工具讓iGoogle用戶轉址的情況下,未來將使用者轉至惡意網站的攻擊型式勢必會跟著出現,「畢竟任何人都可以上傳自己開發的小工具,iGoogle被利用來散佈病毒的可能性絕對存在,」他說。
戴燊表示,不只iGoogle的小工具,任何網友自創內容(UGC, User-Generated Content)都會存在類似的安全風險。他以國內網友較熟悉的拍賣服務為例指出,有些駭客便會在商品介紹頁面附上佯稱為商品簡介的網址,使用者點擊連結後,才發現是惡意網站,但卻為時已晚,已遭感染。
沈志明與戴燊皆建議,服務提供者應該預先檢查使用者上傳內容的安全性,例如是否藏有惡意連結或惡意程式碼,並定期檢查已上傳或曾更動過的內容,此外,用戶則應確實安裝資安軟體,「必須使用者與業者雙管齊下,才能將風險減到最低,」沈志明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