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hone當紅 易遭仿冒網址誘騙網友上鉤
記者馬培治/台北報導
2007/12/05 20:20
搶搭知名品牌便車,註冊相關網域名稱藉以獲利成為新形態網路經濟正紅,專家預測,光是與iPhone相似或相關的網站,年底前將會突破8千個。
資安廠商McAfee(邁克菲)日前發表2007年相近網域名稱搶註現狀調查報告,指出蘋果公司席捲全球的iPhone一推出,便成為網域名稱搶註者的目標,McAfee引述網域名稱專家Jay Westerdal的分析指出,光是蘋果發表iPhone這個名字的當天,就有高達453個與iPhone字眼相關的網址被註冊,並預估年底將會達到8000個以上。
McAfee指出,這8000個網址包含了無惡意的粉絲(fans)網站,與另有所圖的謠言、駭客或希望搭iPhone順風車來圖利的網站,包括了諸如拼字類似(ifone)、打字錯誤(iphohe)或其他相關變體(iphoneforsale)。該報告指出,這反映出相似網域名稱所可能帶來的龐大利益:流量與廣告。
利用搶先註冊知名品牌、人名等網址,並藉以獲利的方式早在90年代網際網路普及化之初便已存在,但當時多半以搶註同名網站後待價而沽、販賣域名本身的形式為主。不過近年來在如Google AdSense一類的聯播網式網路廣告風行後,昔稱網路蟑螂的「域名投資者」也開始把腦筋動在拼字錯誤、輸入錯誤的網址上,藉由這些因打字失誤而帶來的流量與網路廣告結合以賺取收入。
利用域名來賺錢的手法有了轉變,而透過網域註冊,並利用消費者輸入錯誤以獲利的行為,更是愈演愈烈,McAfee研究分析師Shane Keats在報告中寫道。
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(WIPO)仲裁系統受理的統計亦證實了此一論點:惡意網域名稱搶註案例在2005年便增加了20%,到2006年又增加了25%,顯見此類「域名經濟」正在持續成長。
舉例來說,IOHONE.com這個對一般人毫無意義可言的網址,便利用了英文鍵盤排列P與O相鄰而容易打錯字(typo)的狀況,讓部分原本打算連上iPhone.com卻手快打錯字的網友連上該網站,並誘導使用者點擊該網頁上的廣告,並進而獲得利益。
被利用的知名品牌當然不只有iPhone,根據McAfee研究2771個知名品牌或名人網站所產生的190萬個拼字變體網址,發現遊戲、航空公司與主流媒體的名稱最常被拿來變體註冊,就連McAfee自己也被以mcafie.com的網域名稱註冊,諷刺的是,由於該網站使用了廣告聯播系統,這個假網站上甚至還有McAfee合法的附屬公司所刊登的網路廣告。
而此種利用拼字錯誤引來流量的手法,也曾遭網路釣魚集團用來騙取個人資料。
今年初爆發的駭客利用字形相似,如l與1、o與0等字註冊與知名銀行網站近似的網域,再透過入口網站之關鍵字廣告吸引用戶連線,並騙取個資再利用轉帳等事件,同樣是在網域名稱上玩花樣,不過McAfee技術經理沈志明表示,釣魚網站已屬犯罪,且會對使用者造成如被植入木馬或帳號盜用等實質損害,「但利用近似域名與廣告結合來牟利,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最多是浪費時間,實質傷害不大,」他說。
但另一方面來說,他補充道,遭冒名的企業的品牌形象可能受到影響,或被迫支出龐大成本以訴訟或其他方式取回這些變體網址。
一些資本雄厚、或有先見之明的企業則是將這些可能拼錯字、誤打或包含有品牌名稱的網域全部先註冊下來,以避免日後的麻煩。例如微軟光是旗下的線上服務產品線Live.com在網域預防性註冊與管理的相關投資,便高達一千萬美金。
「這對某些小公司來說根本負擔不起,」沈志明說,如同駭客製造安全威脅的心態已由想出名變成想賺錢,他認為,這類在網路上的牟利方式可能還會更多樣化。